新聞資訊

新聞資訊

當前位置: 首頁 > 新聞中心 > 行業新聞

中國紡織行業一切安好

2015-05-13 00:00:00

近日,一條《1.7億就業人口的紡服業現“倒閉潮”千萬人或将提前回家過年》的新聞在微信朋友圈大面積傳播,繼而在社會上廣爲流傳,該文稱:“大型紡織服裝企業頻現倒閉潮,令這一上下遊産業鏈就業人口高達1.7億,曾經占據中國出口半壁江山的支柱行業再次觸動國人焦灼的神經。”該新聞還“不無擔憂”地表示:“對于中國的紡織服裝行業和企業老闆而言,未來兩年的行業洗牌和人生跌宕将很慘烈。至于這1.7億的就業人口,究竟有幾千萬人将提前數月回家過年,隻有天知道!”對此,一些業内人士,甚至原來不太關心紡織行業的朋友紛紛向記者求證,紡織行業到底發生了什麽問題,怎麽會有那麽多的大企業倒閉?
面對這樣的“新聞”和關切,顯然需要做一番理性的分析,從而更加理性地看待這個行業,由此向社會、向紡織品服裝的消費者、向紡織價值鏈和供應鏈上的利益相關方傳遞理性的聲音。其實,唱衰紡織工業一直是一些社會媒體所熱衷的,紡織工業被一些人冠以“夕陽産業”的帽子已久。盡管中國紡織工業多年來保持快速蓬勃發展,但是一旦有一些企業因爲種種問題經營不善以緻倒閉關停的時候,這些固執的聲音就會在第一時間再次聒噪開來。此次更加甚之,《1.7億就業人口的紡服業現“倒閉潮”千萬人或将提前回家過年》不僅觀點過于離譜,與事實不符,而且1.7億就業人口也是莫須有的數字,在社會上和行業裏造成了惡劣的影響。
2015年以來,從數據指标來看,我國紡織行業經濟運行情況基本正常,主要運行指标二、三季度呈現企穩态勢,運行質效保持平穩,投資信心有所恢複。雖然行業面臨需求增長緩慢、國際競争加劇、綜合成本上升、棉花收儲政策後續影響尚待消化、出口降幅不斷加深等不利因素和下行壓力,但行業經過多年的市場洗禮,具有極強的抗風險能力,整體依然保持着持續發展的活力。
但同時也要看到,的确有一些企業處在經營困難的階段,也有一些曾經輝煌一時的企業倒閉破産,這也充分說明了紡織行業是一個高度競争性産業,遵循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則和運行規律。理性來看,在産業升級和結構調整中存在着關停并轉的現實情況實屬常态。紡織品服裝出口降幅不斷加深的更深層原因不在于行業發展本身,而是傳統的經濟全球化的動力已經減弱,世界經濟和世界貿易正在進入深度調整周期。
可見,中國紡織行業并沒有那麽糟。“十二五”期間,紡織工業是國民經濟傳統支柱産業、重要的民生産業和國際競争優勢産業。未來,紡織工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不但不會削弱,反而在建設中國制造業強國的大背景下得以提升,紡織工業繼續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民生與支柱産業,也是推動文化創意、引領生活方式的時尚與消費産業,還是高新技術應用、國際化發展和商業模式創新的先導産業。在“兩個一百年”目标下,發展紡織産業符合中國國情。
他人有偏見,行業當自強。面對客觀存在的下行壓力,行業人更需要形成合力,進一步深化推進轉型升級,努力化解各種風險壓力,同時也的确需要政策給予适當扶持,确保行業實現平穩發展。作爲工業化任務還未實現的人口大國,紡織行業将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美麗中國發揮重要的作用,還将爲建設紡織強國而做出自己的應有努力。


标簽

本文網址:
上一篇:織帶知識之分類2015-06-01
下一篇:織帶的曆史與分類2014-08-07

近期浏覽:

相關産品

相關新聞

  • 菜單